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首页/ 专项活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石伟斌检察长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19-11-20

来源:政治部

录入:韩宇

审核:王伟

【字体:  
70年栉风沐雨,70年光辉历程。伴随着建国70周年的伟大进程,检察事业也从改革之初的百废待兴到了新时代的方兴未艾,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在建国70周年之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义深远,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共同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人民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并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贯彻到新时代检察事业新征程的奋斗中。要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把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作为最高原则、最大优势,把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融入到血脉中、落实到行动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回首往昔,掩卷沉思。龙江县检察院发展前行的每一步,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上级院的指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检察院重建时,基础设施落后,办公条件简陋,机构设置不全。1990年,搬至十道街办公楼,1995年龙江县检察院新办公楼正式落成,至此,有了独立的办公场所。2004年,龙江县检察院对楼区进行了整体装修,配有独立的办案区,宽敞的工作区,食堂等设施。近年来又对办公设备进行了全面配备,从纸质文书传递到网上办公、办案全程同步,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刚开始步行、骑车调查取证到现在配备了专业的办案公车,以汽车代步印证了检察院紧跟时代的步伐,信息化的检察办公条件、规范化的机关管理和配置、多样化的文化生活熏陶着一代又一代龙江检察人,办公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法律的信仰和检察事业的奉献。
凝心聚力、荣辱与共。检察队伍靠着持续不断的改革探索发展壮大,也必须依靠改革走进新时代。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按照省市院要求,深化内设机构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把检察队伍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龙江检察院干警从恢复重建时的不足10人发展到现在43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更新、调整,同时也经历了全国检察机关的转隶改革,向监察委输送优秀人才15名。目前现有在职干警44名,本科以上学历42名,在职党员34名,检察队伍更加专业化,检察干警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新时代的龙江检察人,坚守着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道德,在匡扶正义的道路上,以人民的名义,砥砺前行。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的四十年中,龙江检察人始终战斗在法律监督的第一线,紧紧围绕全县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为维护“平安龙江”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为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严肃查办各类职务犯罪,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披荆斩棘,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不断深化“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站在建国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面对未来,检察事业重任在肩,大有可为。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检察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相比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的新问题,检察事业仍然任重道远。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保持信仰、信念、信心,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给出答案,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美好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习总书记已经为我们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龙江检察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宪法,心系人民,肩负起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让“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精神,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龙江人民检察院 邮编:150090
黑ICP备05000574号-2 龙江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