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看检察|五年来,龙江县人民检察院交出了这份的答卷
时间:2022-01-18
来源:政治部
作者:高诗宇
录入:高诗宇
审核:王伟
1月18日,在龙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龙江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荆彦迪向大会作了龙江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7年以来,龙江县人民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迸发出来的激情转化为守初心、担使命、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扎实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五年来,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以强烈的检察担当助力全面小康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保持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五年来共批准逮捕591人,起诉1594人。积极参与反分裂反邪教斗争,起诉5人。突出打击涉枪涉爆涉毒、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90人。持续严惩两抢一盗、诈骗、敲诈勒索等多发性侵财犯罪,起诉303人。成功办理了赵某等3人强奸、强迫卖淫案,王某某等7人跨省、跨地区贩卖运输毒品等一批重大恶性案件。
——依法严惩“涉疫”犯罪,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始终坚持依法防控的工作原则,突出维护医疗、防疫、市场和社会秩序,建立“涉疫”案件专班,办理张某某“破坏防控设施案”2小时批捕、8小时起诉做法获最高检转发宣传,被收录为全省疫情防控典型案例。坚持办案与防疫两不误,联合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制定《关于敦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高危重点人员如实登记申报》机制,为县域防控提供司法支持。
——聚集检察力量,全力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起公诉非法集资、非法传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15件20人,涉案金额6200多万元,为人民群众挽回损失3300余万元。积极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严惩电信诈骗等犯罪人员55人。深入开展“断卡”行动,签署《龙江县金融案件防范化解机制》,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把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为党分忧、为民司法的具体举措,把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应救尽救”,发放司法救助金27.5万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立案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46件,深化“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推动生态检察建设,协调非法捕捞案件被不起诉人开展“增殖放流”行动,使110万尾鱼苗放归嫩江流域,该做法获得了省、市人大代表点赞支持,有效恢复了县域生态环境,为建设“大美龙江”贡献检察力量。
——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强化对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犯罪的打击力度,批捕、起诉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强迫交易等案件7件17人。积极构建 “亲”“清”新型检商关系,举办“护航民企健康发展”检察开放日6场,走访民营企业200余次,编发《龙江县检察院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手册》,防控企业涉法涉罪风险。紧盯影响法治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靶向发力,抗诉或建议再审打“假官司”、损害公平竞争案件11件,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五年来,关注民生守护安宁,以扎实的检察履职回应群众期盼
——着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心比心化解群众信访。坚持“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自觉践行“老百姓主张法律公道不求人”承诺,五年来受理的260件来信、699人来访均做到了7日内程序答复,3个月内进展或结果答复,无一“石沉大海”。全面推行检察听证工作机制,共组织公开听证71件,开在“田间地头”的任某正当防卫听证案一周内被最高检、省检连续转评,并入选检察机关8个教学视频之一,号召全国检察机关组织学习,经验做法成为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第三届检察宣传周的案件,人民网、检察日报、光明日报等10余家国家级平台转发。积极开展检律对接,引入律师化解涉检信访矛盾,让矛盾处理从“案结事了”走向“案结事好”。坚持重大信访案件检察长带头接访、带案下访、包案息访,化解了张某某、曲某某等信访积案3件,均无涉检到省、进京访发生。
——聚焦社会热点群众难点,用心维护人民权益。坚决捍卫食品药品安全底线,紧盯群众高度关注的“学校食堂”、“小饭桌”等食品安全问题,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1人,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24件,整治不符合标准的校园、幼儿园食堂12所,确保学生吃的放心、家长安心。介入市场监管部门对线下497家餐厅执法检查,对发现的网络餐饮无证经营、经营资质无公示等43家“问题商户”建议整改,督促相关部门制作850余块告示牌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办理的自助售货领域食品案件,推动辖区内近百台自助售货设备全部实现“持证上岗”。守护群众公共安全,对县域内35部公用隐患电梯建议整改,并作为区域性专项案件在全市推广。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当好“国家监护人”。跟踪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构建龙江县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集合家庭、社会、学校、政府、网络、司法六大力量,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未成年保护模式,获得县委、县政府高度认可。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教师入职查询工作,移送“问题教师”线索12人,其中移送的甘南县某中学教师徐某某被该县教育局给予降低等级处分。重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陆续向17名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对不符合监护条件的支持起诉,撤销监护人资格。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建设,引入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服务。深化源头治理,就县域内公共卫生机构未履行强制报告制度向其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推动“司法救助+社会救助”有效衔接,协调被不起诉人向龙江县贫困儿童、残疾人、疫情防控等部门捐款22万余元。五年内,作出附条件不起诉21人,帮助16人重返校园,帮教成功率100%,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五年来,强化协作合力共赢,以求极致的检察态度提升治理效能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交“六清”满意答卷。站在事关治乱兴亡的政治高度推进专项斗争,提起公诉涉黑犯罪1件19人,涉恶犯罪5件23人,黑恶案件办结起诉率100%。涉黑案件的办理获中央督导组点名表扬,被市院授予集体三等功。移送违纪违法“保护伞”线索4条6人,有效净化社会生态。助推行业清源,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0份,其中向齐齐哈尔市公路路政管理处制发的检察建议被评选为全省典型建议。
——强化监检衔接配合机制,有效提升反腐工作合力。“两反”转隶前围绕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9件13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两反转隶后,积极协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首创《职务犯罪证据指引》,为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提供了有力保障。起诉监委移送案件12件24人。完善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14种罪名的查办机制,办理市检察院交办自侦案件线索核查1件1人,移送职务犯罪线索1件1人。
——深化诉讼源头治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扬工匠精神,打造“智慧检务”,上线使用远程认罪认罚系统,促进办案模式转型升级,协同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促成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该经验做法被新华社转发报道。创新建设非羁押监管平台,通过手机APP形式实现对非羁押人员全方位监管,缓解了疫情防控常态下监管场所“羁押难”和审前羁押率过高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该做法被省院、市院作为经验转发。我们坚守法度不失温度,把刑事不起诉与行政处罚、社会服务有效衔接,办理相对不起诉案件117件124人,提出行政处罚建议124人,监督参加义务劳动、义务捐款等公益服务112人。
五年来,深耕主业弘扬法治,以严格的检察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盯紧质量,做优刑事检察。向龙江县公安局派驻检察室,盯紧有案不立、有罪不纠、以罚代刑等问题。五年来,监督立案21件,监督撤案25件,纠正漏捕4人,漏诉18人,纠正侦查、审判、执行等各类司法违法109件,提出刑事抗诉11件。持续优化“案-件比”,检察环节办案周期同比缩短15天,群众司法诉求得到快速实现。严防冤错案件发生,依法对4人作出绝对或存疑不起诉决定,刑事案件有罪判决率达100%。开展财产刑专项检查,核查财产刑涉案总人数495人,裁判总金额为1554万余元,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使“高墙内外”监督同步。
——把握热点,推进民行检察。我们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讨薪难”等领域,精准化监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程序违法、裁判显失公平等问题,五年来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8件,农村三资领域虚假诉讼10件,挽回经济损失410余万元,向纪委监委、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5件6人。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7件。办理的高某某虚假诉讼案被评选为全省典型案例,虚假诉讼监督经验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积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办理行政争议化解案件5件,办结行政监督类案件39件。为破解“讨薪难”,联合龙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五家单位签署《强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15件支持弱势群体起诉案件全部胜诉。监督和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民事裁判执行难问题,共办结执行监督案件115件,有效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
——聚焦关切,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我们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办理公益诉讼99件。守护国有财产,开展“养老金”专项监督,督促退还违规领取养老金15万余元,督促税务部门收缴环境保护税3万余元。针对县域内公共体育器材存在超期“服役”“缺损”等隐患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助力行政部门向省体育局申请20套100余件新设施更换,为全民健身提供安全保障。推动无障碍建设,督促龙江县客运中心增开无障碍购票窗口、加装无障碍公共设备。督促相关部门修缮烈士陵墓、更正英烈信息,用法治力量捍卫英烈荣光。打赢“绿水蓝天”保卫战,清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300余吨。
五年来,扛责在肩从严治检,以坚定的政治忠诚打造检察铁军
——坚守初心恪守绝对忠诚。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深刻领会“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精神实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七一讲话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解决了弱势群体帮扶、公共领域安全等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坚持把问题检视和整改作为检验对党忠诚的“试金石”,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整治六大顽瘴痼疾,查纠问题整改率、人员覆盖率均为100%。
——稳妥推进内设机构改革。按照优化效能、突出专业化建设原则,构建起“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法律监督总体布局。开展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遴选检察官29人次,确认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24人次,办案力量向一线倾斜达到85%。坚持入额领导干部带头办大案、办难案,五年累计达209件,占办案总量的21%。
——接受监督增强检察自觉。我们立足于“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向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捕诉一体工作,向县委常委会报告五年来环境资源类犯罪、性侵未成年犯罪等工作情况。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活动200余人次,完善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公开平台,五年来发布办案信息3724条、法律文书1217份,我们始终相信只有依靠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检察监督才能做得更好。
——弘扬法治旋律讲好检察故事。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向“传统+新媒体”模式转变,把检察机关所做的变成群众想听的,把群众想听的融进检察机关所做的,五年来我们精雕细琢每一部作品,制作的《逐光星河路筑梦检察蓝》、《“网”后“鱼”生》等30余部作品被最高检、省院、央视频转发,检察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