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首页/ 检务公开/ 工作报告/

2021年龙江县人民检察院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1-07-09

来源:政治部

作者:王伟

录入:高诗宇

审核:王伟

【字体:  
今年以来,龙江县检察院紧紧围绕县委和上级院的工作部署,自觉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服务县委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着力保障政府投资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企业生存发展和农村改革发展,积极打基础,提质量,促和谐,推动检察工作平稳科学运行。
一、聚焦监督主责主业,推动“四大检察”平衡发展
我们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准确把握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手段,提高监督质效。
一是加强刑事检察监督。2021年以来,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件、撤案4件;追捕、追诉漏犯3人,追诉漏罪2条;向侦查机关、审判机关提出书面纠正意见11件次。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5人。二是加强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向法院制发规范暂予监外执行检察建议1份,配合市院立案查办法官职务犯罪1件1人,已对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三是推进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就民事审判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3件均获采纳。助力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支持起诉,协助邹某某等2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现已起诉4件,均已胜诉,标的额共计1.1万元。四是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树立多赢双赢共赢理念,将环境治理融入社会保护力量,建立“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使其成为保护公共利益的“前哨站”。完善“检察长+河湖长”工作模式,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就农村生活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建立诉前磋商机制,督促行政机关加强对“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网络餐饮安全问题管理。办理的自助售货领域食品案件,填补了全市在自动售货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空白,办理的全市首例电梯安全公益诉讼案件被市县电视台专题报道。
二、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龙江和谐平安稳定
在维护稳定上,我们紧紧围绕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坚持宽严相济,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妥善化解进入检察环节的社会矛盾,取得了令党委满意、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一是扛起政治责任,打击各类刑事犯罪。2021年以来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42件58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62件199人;批准、决定逮捕31件43人,起诉99件124人。二是落实改革要求,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133件157人,适用比例92.35%。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108人,法院采纳量刑建议87人。三是着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心比心化解群众信访。受理的19件来信、18人来访均按要求答复。办案中不断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探索“1+N”多维救助模式,拓宽救助渠道。在开展邹某甲(未成年)司法救助案线索核查中,发现其面临辍学,及时沟通龙兴镇中心校帮其转学并减免该生学杂费,同时还协调确定了资助人为邹某甲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在办理不捕案件公开听证时发现嫌疑人及被害人母亲生活困难时立即现场受理司法救助。在开展非法捕捞案件不起诉公开宣告时,发现一名嫌疑人系退役老兵且生活困难,立即将线索移交退役军人局给予重点救助。四是用好龙江检察听证模式提高司法透明度。建立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式公开审查听证机制,首次将检察听证会开在“田间地头”,通过检察听证,认定嫌疑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向社会传递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该案办理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高检院阅读量10万+的稿件之一,检察日报、封面新闻、央视网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为各级检察机关推进重罪检察听证起到了较强的借鉴作用。最高检和省院领导作出批示,将此案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广。
三、围绕大局履职尽责,精心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在服务大局上,我们围绕大局履职尽责,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好工作落实,展现检察担当。
一是树牢宗旨意识,强化民营企业司法保护。探索构建 “涉企”案件防控体系,编写《龙江县检察院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手册》,帮助企业管控涉法风险。开通涉民企案件办案绿色通道,贯彻涉企案件“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政策,依法、妥善处理涉民企案件。二是助力三大攻坚,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签署《龙江县金融案件防范化解机制》,把服务脱贫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推动扶贫领域财物快速返还,办理的王某某贪污案在交付审判前即将扶贫款物返还给当事人,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防止当事人因案返贫。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4人。三是建立“检察+附公益不起诉”机制。自2020年起办理完毕的不起诉案件已向贫困学子、贫困儿童捐助10万余元,2021年办理完毕的不起诉案件协调被不起诉人向疫情防控部门、残联、妇联等部门共计捐款20余万元,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开展增殖放流,将被不起诉人自愿购买的110万尾鱼苗放入嫩江流域,用较小的刑罚成本争取更好的犯罪治理效果,减少社会对立面。四是构建动态智慧监管机制。我院以“求突破”的方式创新检察监督保障机制,以党建引领,探索解决非羁押人员脱管问题,研发非羁押人员动态监管程序。以研发的APP为载体,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外出提醒、违规预警、定时打卡刷脸、不定时抽检和定期教育培训等多重功能,监督被监管人不脱管,不漏管。
四、抓实队伍教育整顿,加强检察党风廉政建设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院党组班子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落实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牢牢把握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周密部署,从严要求,教育整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深化学习教育,把争先创优贯彻始终。注重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与查纠整改有机结合,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争创“优秀基层检察院”作为目标,加强内外宣传,形成宣传声势,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教育整顿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二是聚焦顽瘴痼疾,抓好“查、治、建”结合。全面查找本单位检察队伍在思想政治、纪律作风、执法司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制约严格公正司法的堵点、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难点,逐项抓好整治,整治一个销号一个。抓住共性问题、深层问题,进一步织密制度笼子,目前已建立机制9个。三是持续抓好“三个规定”落实。开展了检察长“三个规定”大宣讲活动,中层以上干部签定十项承诺书,今年以来,检察干警共报告违反防止三个规定事项2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00%。通过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感召,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士雄违反三个规定问题向纪委监委及本院党组主动坦白,交待其违规打探案情,收受案件当事人家属6000元的事实,县纪委从宽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此案被市县两级教育整顿办确定为“自查从宽”典型案例。四是聚焦主责主业,用好“四种形态”。围绕中央确定的六大顽瘴痼疾、省四方面突出问题、市四项集中整治内容共查找出顽瘴痼疾4类10个问题,已整改10个问题,整改率100%,给予第一种形态以上处理4人。
我院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是:检察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检察监督理念相对落后,有的条线工作未见明显起色;检察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缺乏,有的检察人员司法办案能力还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工作需要;班子人员不齐,现有二个副检察长;干警年龄结构不均衡,断档问题凸显,中坚力量薄弱。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查找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各项工作“升级换挡”,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检察机关的作用,展示检察机关的风采。一是整合资源,协同配合,推进未成年社会支持体系平台建设。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力量,共同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权益保护工作,逐步建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司法保障”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打造未成年检察、未成年人侦查、少年法庭、未成年人司法援助等专业化司法办案团队与共青团、教育、民政等专门化部门的协作体系,并由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工作职能进行职责划分,实现对未成年人全面救助、综合维权、考察帮教、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健康安全、社会安置等一体化服务及保护。二是持续推进非羁押监管平台建设,提升刑事诉讼领域数字治理能力。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优势,提高监管的效率,增进监管的品质。以数字智能研判的方式,避免监管人臆断,统一了监管标准,做到日常管理处处留痕,不仅能通过各个方面对被监管人主观悔罪程度进行分析得出研判分数,更能避免监管人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行为,保证监管运行机制公平、公正。三是创新大数据研判与衔接平台建设,推进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探索构建检察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一体化、本地区同级检察机关之间协作化,上下级检察机关联动化线索移交机制。对办案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统一归口到案件管理部门集中管理,案件管理部门负责分流、交办,形成齐心协力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同级检察机关之间由各地案件管理部门为枢纽,发现问题线索由案件管理部门移送到异地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该地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负责移交到相应办案部门办理,形成横向协作的工作机制。
 

龙江县人民检察院
2021年7月8日

龙江人民检察院 邮编:150090
黑ICP备05000574号-2 龙江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