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整顿 首页/ 专项活动/ 作风整顿/

关于机关作风整顿

“对症下药系统整改”阶段工作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7-10-31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张荣新

录入:张荣新

审核:王伟

【字体:  
关于机关作风整顿
“对症下药系统整改”阶段工作的指导意见

 
 
        
    “对症下药系统整改”是机关作风整顿直面矛盾、动真碰硬的重要阶段,是纵深开展、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更是对各党总支、支部解决问题能力的现实考验、是否真改实改的 “政治体检”。为扎实做好本阶段工作,确保镜头不换、焦距不变,调门不降、力度不减,切实把问题解决好、把作风整改好、把发展服务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聚焦重点精准整改
    党政综合类单位要重点针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效率低下、工作不落实,标准不高、不严谨不细致,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和政策理论学习,优化内部流程,倡导工匠精神,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标准,多征求基层单位意见建议,多到基层一线和干部群众中走访调研,以县委、县政府重点任务落实效果和机关运转效率检验整改成效。
    经济管理类单位要重点针对思维固化、市场观念不强,改革创新精神不足,政策不宣传、受益面窄、群众满意度低,审批时间长、通过率低,效率低下、运行流程不畅、工作环节交叉等问题,增强服务经济和服务企业本领,解放思想、放开眼界,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经常到企业、到项目园区调研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用足用活政策、真正惠企惠民,以促进经济发展、企业成长、项目建设效果检验整改成效。
    管理服务类单位要重点针对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优,工作标准不高、责任心不强,政策不宣传、受益面窄、群众满意度低,审批时间长、通过率低,不善于用新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等问题,树牢服务群众和服务民生观念,注重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判,加强实体办事大厅(窗口)建设,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完善综合性、一站式、信息化便民服务体系,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办事便捷度检验整改成效。
    执法监督类单位要重点针对作风粗暴、衙门习气,政策不宣传、受益面窄、群众满意度低,审批时间长、通过率低,法治观念不强、工作程序不规范,“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大公开力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从严监督查处执法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以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水平和良好营商环境检验整改成效。
    其他单位要针对各自突出问题,在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区别施策,强化措施、全面整改。
    二、优化服务深入整改
要着力做好“1+4”服务工作质效保障体系建立工作,全面提升服务工作质效,确保作风整顿成效。重点是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健全完善制度,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切实解决问题。一是制定整改方案和清单。紧紧围绕在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要真纠实改,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建立整改意见反馈制度,定期通报整改完成情况。全面梳理本部门本单位承担的所有职责,准确界定科室应承担的职责,合理配备科室工作人员,细致划分每名工作人员应承担的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职责清单;服务窗口和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承担的职责,制定本部门服务工作责任清单,建立清单台账。二是完善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4+1”责任体系建设,完善权力、责任、程序、问责四个清单和留痕管理,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规范权力运行,完善流程再造,创建电子辅政系统,强化责任和权力监督,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推进简政放权。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再造流程,对行政审批事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评估,找准影响运行效率的症结和问题,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落靠责任主体、公开办事流程,构建“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配套协调、优质高效的工作流程体系。探索集中办理工作模式,积极推行 “一窗口受理、一窗口办结”;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开展网上联审、网上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直机关再造流程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流程再造任务。
四是强化为民服务。要深入推进“1+3”群众工作法,继续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代办工作;优化服务环境,服务窗口全部实行“四零”承诺服务(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开展满意度即时评价,加快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开展网上联审、网上办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五是优化政治生态。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的意见(试行)》,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各自为政,维护领导班子团结,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防止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任人唯圈,严格执行选人用人规定;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锲而不舍纠正“四风”,着力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地生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动正风反腐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抓住关键严整实改
    (一)坚持以上率下。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讲清整改意义,提出整改要求,把干部的思想统一到集中整改、解决问题上来;要带领班子成员深入研究整改工作,逐条梳理分析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做到全面整改、整体推进;要以身作则、率先亮出个人整改清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向自己看齐,照着学、跟着做、深入改。
    (二)建立台账清单。要严明整改标准,必须对照问题清单全面整改,不能缺项漏项、走神跑偏;必须制定具体措施深入整改,不能笼统散光、蜻蜓点水;必须落靠科室人头定责整改,不能无人认领、推诿扯皮;必须明确完成日期限时整改,不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要建立领导班子整改台账和个人问题整改清单,实行工程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逐项解决、对账销号。
(三)主动公开晾晒。要亮出台账清单,领导班子整改台账、班子成员问题整改清单,以内网、通报等形式在机关内部和所属单位公开;内设机构、所属单位整改台账,以书面、会议等形式分别在机关内部、所属单位公开;干部个人整改清单,以互相交流、集体审议等形式在科室内部公开。要定期公开整改进度,领导班子问题整改情况每两周在机关内部和所属单位公布一次,特别是具有行政审批、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单位,还应将群众关心问题的整改情况,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要集中通报结果,在整改阶段结束时,召开全体干部大会,通报整改情况,由县委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整改满意度进行测评。
(四)选树典型引领。聚焦形成“五个好作风”、争做“三个好把式”,选树推广一批“转变工作作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干部事争一流找差距、对标先进促整改。组织开展“转作风、树形象”好故事宣讲活动和岗位练兵观摩活动,展示干部工作风采,体现作风整顿成果。县直机关工委根据工作实际将开展典型选树活动。
(五)建立健全机制。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缺补漏、完善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固化成功做法,特别是涉及提升机关服务工作质效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责任追究制等项制度,更要抓紧研究完善,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制度建设清单,列出计划建立健全的制度规定,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处室、完成时限,从制度层面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要强化制度执行,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四、压实责任督促整改
    (一)落靠整改责任。各党总支、支部“一把手”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整改负责,班子成员对分管中层干部的整改负责,科室负责人对科室干部的整改负责,坚决杜绝大去小改、深查浅改,甚至实查虚改、真查假改。班子整改台账、班子成员问题清单两次修改后仍不过关的,县委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主要领导进行定向约谈,并通报批评。同类情况,班子成员由“一把手”、中层干部由主管领导、普通干部由科室负责人分别进行提醒谈话。
    (二)严格审核把关。11月3日前,各党总支、支部将领导班子整改台账及班子成员问题整改清单,报送县直机关工委115室审核,对措施不具体、责任不明确、时限不清晰的,一律推倒重来。建立整改意见反馈制度,每两周向指导组报告一次整改情况,及时掌握整改进程,跟踪问效,定期通报,对未按时完成整改的,由主要领导作出说明。整改审核通过后,各党总支、支部着手对作风整顿情况进行总结,并于11月24日前将作风整顿工作总结报送县直机关工委115室
(三)作出公开承诺。组织所有开展作风整顿的单位,针对存在的作风问题、采取哪些措施、达到什么效果等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对本部门本单位推进作风整顿的监督。
(四)开展督导检查。县直机关工委指导组强化对整改情况的督导督查,了解工作进度、指出问题不足,对整改迟缓、措施不力、应付了事的,约谈主要领导;对该改不改、弄虚作假、顶风上的,公开曝光、从严查处;强化对建立“1+4”服务工作质效保障体系的专项检查,现场指导、重点推进,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各监督问责组继续组织开展明查暗访,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规矩意识、纪律观念。
 
 
  附件:1、领导班子整改台账(模板)
     2、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模板)


龙江人民检察院 邮编:150090
黑ICP备05000574号-2 龙江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